山农融媒11月13日讯 11月11日,肯尼亚巴林戈郡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仪式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肯尼亚在农业领域的友好合作,通过技术赋能与经验共享,助力肯尼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山东省委外办非洲处副处长索若楠,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高立明,肯尼亚巴林戈郡政府农业厅厅长里斯珀·杰普肯博伊·切普孔加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肯尼亚巴林戈郡的7名农业专员参加开班仪式。

高立明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肯尼亚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和国际化办学成果。他指出,此次培训课程紧扣肯尼亚巴林戈郡农业发展实际需求设计,聚焦当地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与技术痛点,兼具针对性、实效性与引领性,是学校高质量建设海外科技小院、推动中非农业技术合作走深走实的具体实践。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以技术为桥、以合作聚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促进家乡农业发展的实际能力,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力量。
索若楠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与肯尼亚巴林戈郡的农业合作传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此次培训活动是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的重要里程碑。她表示,农业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农业现代化是非洲各国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路径,中国始终是非洲发展的真诚伙伴。作为山东积极响应“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的具体行动,此次培训有力推动双方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肯尼亚巴林戈郡政府农业厅厅长里斯珀·杰普肯博伊·切普孔加女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对山东省委外办和山东农业大学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表示衷心感谢,并表达了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决心。她表示,将把在中国学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肯尼亚,为推动家乡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开班仪式上,索若楠代表省委外办非洲处向学员代表赠送学习机。
据了解,此次培训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为期13天。培训以实地授课、参观考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围绕小麦基因组学与品质育种、气候智能型玉米种植、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作物栽培与育种案例、玉米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养蜂技术与家禽养殖等多个方面开展课程教学。学员们将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山东省委外办非洲处,学校国际处、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等9个学院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培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