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江风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Virology》发表题为“CLLtogether with C1qR Suppresses WSSV Infection by Regulating the Activation of Dorsal”的文章。该研究首次报道了gC1qR在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功能趋同性,凸显了动物界奇妙的进化轨迹。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在宿主抵御病原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脊椎动物中,补体系统在免疫防御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C1q是补体系统关键起始分子,负责识别并结合抗原,gC1qR是C1q的受体。然而,节肢动物被认为不具备补体系统,只有gC1qR被报道。兰江风团队发现,一种包含C1q球状头部基序的C型凝集素(CLL)在胞内与gC1qR相互作用参与抗病毒免疫: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时,gC1qR从胞质转移至细胞膜识别WSSV最主要囊膜蛋白VP28,募集胞内CLL,激活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SRPK),SRPK促进转录因子Dorsal进入细胞核调控抗病毒蛋白PcLT的表达,抑制WSSV的组装和再感染。该研究揭示了宿主识别病原体的新机制,有助于阐明补体系统的进化过程和凝集素在节肢动物抗病免疫中的不同作用。
论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山东农业大学兰江风教授和山东大学王显伟教授为共同通讯。山东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曹晓彤副教授和兰江风教授团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吴连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虾蟹体系和山东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项目经费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8/jvi.00416-25
编 辑:万 千
审 核:贾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