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乔旭光教授团队在姜黄素高效递送系统的构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和《Food Hydrocolloids》发表题为“Comparis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urmeric starch-dioscin-curcumin nanocarriers prepared by antisolvent co-precipitation and antisolvent precipitation”和“Enhance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alcium cross-linked pectin gel beads incorporated with starch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prebiotic activity”的研究论文,分别系统报道了基于姜黄淀粉与果胶的两种新型递送载体。团队的郑振佳副教授为两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博士生朱文卿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山东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一、淀粉基纳米载体:天然表面活性剂与反溶剂共沉淀技术的协同增效
团队将天然甾体皂苷——薯蓣皂苷作为绿色表面活性剂,采用反溶剂共沉淀(ASCP)与反溶剂沉淀(ASP)两种方法,成功构建了姜黄淀粉-薯蓣皂苷-姜黄素三元纳米载体。研究结果显示ASCP法制备的载体性能最佳,粒径最小(约260.50 nm),包封率最高(59.06%),负载量达7.18 µg/mg。纳米载体结构致密,热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显著提高。体外释放实验表明,ASCP载体的姜黄素释放率和生物利用度分别达到游离姜黄素的约23倍和20倍,实现了肠道靶向缓释。该研究为利用天然成分构建高效、绿色的疏水性活性成分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策略。

二、果胶基凝胶珠:结构强化与益生功能兼具的递送平台
团队将上述淀粉基材料与果胶结合,通过钙离子交联技术,开发出一系列结构增强型复合凝胶珠。复合凝胶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均得到改善,热稳定性也有所增强。含有姜黄素的复合凝胶珠在体外益生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益生元活性,能显著促进植物乳杆菌Lp3a的生长,菌落数较空白组提升2.92倍。该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控释潜力,还兼具促进肠道健康的益生功能,展现出在功能性食品与医药载体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构建了从淀粉基纳米复合物到果胶基凝胶珠的递送体系,两项研究成果为开发绿色、高效、多功能的食品级递送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得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和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Carbohydrate Polymers》: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5.123263
《Food Hydrocolloids》: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5.112186
编 辑:万 千
审 核:贾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