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登高行远”研究生论坛-园艺学院学术报告

作者:蔡坤 出处: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番茄产业与种业发展:从基因组基础到育种应用

报告人:杨长宪 研究员

报告时间:1129: 00

报告地点:伯善楼112

报告人简介:

杨长宪,博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番茄功能基因组学与精准育种实验室主任(PI)。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植物研究实验室访问学者/博士后,先后任职华中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收集并创制番茄种质3000余份,完成表型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开发实用性抗病分子标记多个,创制优质高产多抗的风味番茄育种种质50余份,培育高品质草莓番茄和樱桃番茄多个,其中北柿1号、北柿靓红、北柿128等多个已申请品种权保护,部分品种实现成果转化。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PNASPlant CellNew PhytolPlant JJ Exp Bot等国际知名杂志近30篇,被引次数3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4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5项排名第一。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14,序1)、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2019,序3)、华农首届“园艺新秀”奖(2020,序1)等多项科研奖励。主持国家基金、湖北洪山实验室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20余项,总经费逾1000万元。鸢都学者特聘专家、园艺学会会员,担任Vegetable Res期刊编委,为New PhytolPlant PhysiolPlant JJXB等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专家。围绕番茄等作物的精准设计育种相关课题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利用多组学分析手段,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BSA-seq、图位克隆等方法克隆调控番茄品质、发育、抗性、株型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组学等手段解析相关性状分子/驯化机制,通过生物设计育种并结合常规育种培育优质多抗广适番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