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融媒10月28日讯 近日,学校召开2026年度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论证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主持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广松、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参加会议。

冷畅俭对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冲一流”建设中抢抓机遇、接续推进重大基建项目,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但对照“冲一流”建设更高标准与农业强国建设对农科高校的要求,基础设施保障仍存短板。他强调,各单位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要突出紧迫性,提升科学性,按“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原则,优先推进师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及安全保障类设施改造,落实落细工作内容、优化实施方案、提高投资估算精准度;要强化前瞻性,增强协同性,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论证项目合理性与利用效益,立足基建改造系统性特点,加强部门联动、凝聚落实合力;要保障可实现性,结合校园承载能力与校区布局调整,做好项目实施规划衔接,切实打好“保障攻坚战”,为“冲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会上,发展规划处负责人汇报了2026年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整体情况,对项目申报政策进行了解读。各项目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简要汇报项目整体情况,并就项目申报存在问题和困难提请会议研究。据了解,前期学校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申报工作要求,全面摸排基础设施现状,聚焦优化提升需求构建重大“项目库”,逐步形成“超前谋划一批、科学储备一批、有序实施一批”的良性工作机制,为项目科学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