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泰山学术论坛暨环境污染效应与修复论坛-资环学院学术报告

作者:蔡坤 出处:资环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次数:10

主题:泰山学术论坛暨环境污染效应与修复论坛

地点:腾讯会议913-219-303

时间:10 16 日(周四) 14:00

题目1:有机污染土壤固氮微生物组修复原理与技术

主讲人:滕应 研究员

题目2:海洋气溶胶的形成、转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主讲人:杜林 教授

题目3:垃圾处理处置过程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及环境影响

主讲人:隋倩 教授

主讲人简介:

滕应,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二级),现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鹰潭红壤站站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1-2035 环境专题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组执笔人,“十五五”农业农村科技战略研究总体起草组成员,“十五五”耕地产能提升科技创新专题秘书。近年主持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10 多项科技任务,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主编参编著作 10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 20 项,国家重要咨询报告 10 份,获省部级科技奖 4 项。

杜林,山东大学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气溶胶的形成与转化、沿海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低空大气环境安全保障。现任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SSC)委员、第二届IGAC中国工作组副组长,青岛市沿海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隋倩,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控制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等国家级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中国化学会首届青年环境化学奖、全国最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等奖励。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期刊(青年)编委。


主办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