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融媒6月10日讯 6月8日,学校2025届毕业生玉米产业“产区汇报”在山东农业大学玉米科技小院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合作社举行,拉开了学校2025届毕业生产区毕业汇报的帷幕。
学校党委副书记嵇景涛,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池方,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立军,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郑光辉,齐河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邵朱军,胡官屯镇镇长田敏出席汇报会。
本场汇报共有来自农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的10位本硕博毕业生参加,他们分别围绕玉米的抗病基因筛选、种植栽培模式、田间管理技术和大数据测产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课题的论述。汇报期间,与会评委对学生们所阐述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做了即时点评,对部分课题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引导学生们将毕业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产。
嵇景涛对同学们的毕业成果汇报予以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向支持我校发展、指导学生实践研究的领导、专家、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学校构建“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现场指导”的产区教学特色,鼓励学生深入基层锤炼真本领。此次成果汇报不仅是一次历练与展示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机会,也是“教-学-研-产”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集中呈现,还是学校深化产区实践教学、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他表示,齐河县作为山东省超级产粮大县,是我校重点合作区域之一,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沃的教学资源。学校将进一步挖掘基层平台潜能,推进科技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池方表示,在全省着力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的关键时期,德州市“吨半粮”创建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其中,山东农业大学与德州在农业领域的强强联合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学校“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的实践教学给予了充分认可,并表示本场毕业生的课题研究兼备科学性和创新性,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产区汇报”展现了学校聚焦产业需求开展研究、培育新人、解决难题的创新思路和扎实行动,校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乡村振兴驿站、科技小院、小麦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为依托,推动校地产教融合成果汇聚,让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扎根于农业生产的广阔大地,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
与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表示同学们的研究数据详实、汇报内容扎实,研究课题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优化种植管理流程,提高作物产量。
学校教务处、研究生处、农学院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各学院玉米产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