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作者:王静 崔雨记者:通讯员:摄影: 出处:发布时间:2021-04-20

近日,由我校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洪强教授主持的“植物根系及其微环境应对土壤胁迫的生物学机制”、农学院李传友教授主持的“土壤逆境胁迫下植物根系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生命科学学院吴长艾教授主持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玉米抗旱耐盐新种质”三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验收会以线上方式进行,山东省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韩珺出席会议并讲话,介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推动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中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对项目验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植物根系及其微环境应对土壤胁迫的生物学机制”项目负责人杨洪强教授介绍了项目立项背景、工作进展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情况。来自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农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5位专家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通过质询、答疑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以苹果、杨树和玉米等山东主要农林作物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植物根系及其微环境应对土壤胁迫的机制,为调控根系对土壤胁迫的适应及促进农林作物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通过项目验收。

李传友教授主持的“土壤逆境胁迫下植物根系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理”聚焦现代栽培番茄养分利用率低的问题,对番茄野生种和栽培种的磷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野生番茄中鉴定到调控磷高效的优异等位基因TFX1,并揭示了植物根系响应土壤重金属砷胁迫的分子机理,为作物抗逆育种和养分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潜在重大应用价值。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突出,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吴长艾教授主持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玉米抗旱耐盐新种质”解析了玉米等作物抗旱耐盐调控新机制,研发了抗旱耐盐促生剂,为作物抗旱耐盐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为盐碱地和旱区作物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来自中国农科院、湖南大学、鲁东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5位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内容详实,资料齐全完备,项目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继续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与研究方向深入。

相关研究领域专家,项目负责人及研究骨干代表和学校科技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供稿审核:
责任编辑:
终审: